2009年9月15日,中国药学会药物安全评价研究专业委员会第一次全体委员工作会议在北京顺利召开。中国药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李少丽和组织工作部主任张茳出席会议。主任委员李波主持了会议。
首先,张茳主任宣读由中国药学会22届理事会第五次常务理事会表决通过的第一届药物安全评价研究专业委员会委员名单;李少丽副理事长为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颁发聘任证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李波研究员为全体委员颁发了聘任证书。
李少丽副理事长系统地介绍了中国药学会的百年发展史,以及中国药学会组织机构、专业委员会设置、创办的专业刊物,和目前中国药学会理事会人员等,并重点强调了在新形势下要结合“十一五”规划的目标,进行药学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的五个坚持: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工作中心是:从国家大局考虑,以医药发展为大方针,以科技创新为主);坚持发挥优势,服务监管并举;坚持鼓励创新、搭建为政府、研发单位、企业决策和发展的平台;坚持民主办会原则;坚持以人为本,服务社会。并且,李少丽副理事长对新成立的药物安全评价研究专业委员会在发挥作用、专业发展和组织管理等提出了希望和要求:
一、要充分发挥以下三个方面的作用:
1、对药物的创新方面,发挥智力优势,搭建组织平台,人才和学术交流、政策平台等平台建设,满足药物创新要求;
2、主动研究本领域的难点问题,热点问题,提出有意义的建议,能够成为国内有权威性的学术组织;
3、有计划、针对性地培养本学科、本领域的技术骨干,足够形成一支高水平的药物安全性评价专家群体。
二、要完成以下6个方面任务:
1、制定本专业的学术活动计划;
2、组织国内外的学术交流,组织评议、推荐、审定有关的学术论文和科普文章;
3、掌握本专业国内外学术动态,要完成学科发展报告;
4、组织本专业的继续教育和培训班;
5、要联系本专业的科技人员,反应他们的意见、要求和建议;
6、指导省、市、自治区等药学会学科的学术会活动,沟通专业委员会之间的学术活动。
三、对组织管理方面提出4个方面的要求
1、各项活动要严格按照组织原则、组织通则和章程办事;
2、专业委员会要坚持民主办会,重大的事项、年度计划要经过集体研究决定,报常务理事会;
3、每年召开组委、副组委或专业委员参加的工作会议,研究本专业委员会工作;
4、印章的保管与主任委员分开。
四、会议主要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研讨:
1.主任委员李波对本专业委员会筹建过程中的一些情况进行简略介绍,并对委员会的发展和发挥作用提出一些要求:
本专业委员会成立经历了历时2年的筹备,人员构成主要来自以下6个方面:大学、GLP研究机构、药物不良反应中心、国家药物审评评价中心、药检系统、国内外药物研发机构。筹建一个由多方面人员结构的药物安全性评价研究专业委员会的目的,在于搭建一个大的平台,便于以上各方面的人员之间的交流,并且可以与临床专业委员会合作,实现药物安全性评价的信息共享。由于专业委员会构成的复杂,认为实现和谐、团结、民主,需要大家共同努力。
2.对本专业委员会到明年年底之前工作进行了讨论
1)组织参加2009年11月21~23日在湖南长沙2009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九届中国药师周。一方面是在本次年会上举行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另一方面配合中国药学会年会组织工作,与临床安全评价专业委员会联合组织一个分会场;分会场的参会人员预定在100人;要求各位委员积极组织推荐参会学术论文,从中选出会议交流论文,并评选优秀论文。
2)关于本专业委员会到明年年底之前的活动
会议初步确定了明年下半年拟组织召开有关安全性评价的Biomarker国际研讨会。其他可能需要组织交流的议题包括:制药企业对ADR的收集与风险控制,中药注射剂的安全评价等。
5.对本专业委员会的长期发展发表了意见和建议,部分建议如下:
1)能否从专业委员会的角度向国家科技部倡议重大安全专项课题。
2)专业委员会是一个学术团体,专业委员会要思考如何起到企业与专业界的桥梁、企业与政府之间的桥梁作用;要很好地起到专业委员会、企业、政府之间的平衡作用;
3)在安全性评价专业领域规划,以缩小国内与国际安全性评价差距为目标;
4)对于药物不良反应,中药注射剂等不良反应的安全性再评价提出规范标准或建议;
5)学术委员会是否每年有一明确的主题,例如2010年的主题为生物标志物(Biomarker);
6)是否能够出版专业委员会的内部电子刊物,构建信息平台;
7)与其他专业委员会的联合办会,以节约资源和信息沟通。